內容來自sina新聞
年末流動性緊張升級 短期降準預期再起
離年末、月末、季末“三點一線”的時間窗口不到兩周,面對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無為”,奮戰在一線的資金交易員已提前感到瞭緊張。
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交易員表示,央行周二主動投放逆回購仍未現身,加劇瞭市場對年末資金面的緊張情緒。不過,根據以往央行在新股申購來臨前進行資金投放的經驗,市場人士對央行繼續各類資金投放甚至降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貨幣市場一度“錢難求”七期豪宅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
“早盤時,不少大型商業銀行一度停止融出資金,令資金面情緒驟然緊張。”北京某大型基金公司債券投資經理告訴記者,雖然午盤後又湧現很多買盤,但由於政策性停止融出,依舊沒有新的融出機構,市場一度陷入“一錢難求”的困境。
上證報記者瞭解到,昨日貨幣市場資金面全天維持緊張,直至3點半後才有少量隔夜資金融出,但許多機構依然臨近收盤時,才艱難平瞭“頭寸”。
出現此景的背景是,16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零操作,一些市場人士期盼的逆回購也未出現,而面對本周公開市場到期量為零,央行在公開市場的“無為”加劇瞭緊張情緒。
數據顯示,昨日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全線上漲,漲幅最大的為14天和2月以上各長期品種,最多上行30個基點。同時,面對本周四即將開始的IPO申購,交易所各期限回購利率也全線上漲,上交所[微博]7天回購利率收盤高達7.25%,高出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逾300個基點。
業內人士稱,本周資金面面臨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首先,周四開始的第7批IPO收購預計凍結資金量或創年內高峰;其次,近期人民幣即期匯率加速貶值,資金外流或加大,11月新增外匯占款萎靡;第三,銀行年末仍有沖存款壓力,存款偏離度考核下,不排除一些銀行提前“拉存款”從而令流動性收緊。
此外,市場人士預期,12月財農地變建地條件算公式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缺錢急用哪裡汽車貸款政存款的投放或不及往年。中金債券團隊測算,今年前11個月累計的財政盈餘低於2009年到2013年的平均水平,意味著最後一個月可以凈赤字的規模受到限制,財政存款的投放規模或不及往年。
央行多重工具齊上陣
面對上述資金面不利因素,央行也多重工具齊上陣,以熨平資金面波動。繼上周市場傳聞央行通過國開行投放千億資金後,本月央行將二度開展國庫現金定存招標,周四向市場投放資金600億,期限為跨春節的3月期品種。
此前,財政部和央行的國庫定存招標通常一個月開展一次,但在資金面緊張時例外,如今年的1月和7月,都曾一個月開展瞭兩次,旨在向市場註入流動性,緩解階段性資金壓力。
今年9月末、10月末IPO密集來臨時,央行均通過MLF以及下調正回購利率的操作,來呵護市場資金面,在此背景下,一些交易員也對年末央行“有所作為”充滿期待。
“即使不考慮周四周五的新股申購,9月央行投放的5000億MLF將於近日到期。”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陳龍昨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短期內,央行肯定會出臺貨幣投放措施。
不過,市場對於央行出臺何種貨幣投放措施仍有不同看法。昨日逆回購的落空,也令市場對短期內定向放水工具,甚至降準的預期越來越大。
陳龍告訴記者,基於當前人民幣匯率走低、股市火熱和熱錢外流,央行不會輕易出臺公開性、大幅度的放水工具,但越往後,逆回購和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概率越大,其中規模有限、臨時性的定向投放工具,如對MLF的續作更為確定。
全面降準預期加大
MLF以及SLO、SLF等各類創新工具,盡管針對性較強,但其操作透明度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效果也廣受質疑。在臨近年末流動性趨緊之際,央行貨幣政策陷入兩難的格局愈發引人關註。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傢徐高昨日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臨近年末,央行主要從兩方面來考慮貨幣政策。一方面,為瞭降低實體經濟融資難問題,有必要維持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充沛;另一方面,今年三季度以來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上揚,尤其是股市大幅上漲推升瞭資產價格泡沫化的風險。從這個角度來看,需要防止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泛濫的狀況。
“進入12月,3月期shibor利率從11月低點回升約40個基點,而從人民幣匯率同期明顯貶值來看,有可能資本外流的狀況正在加劇,從而抽緊國內資金面。”徐高說,央行行動可能有些遲緩,因而導致瞭資金價格的抬升,而資金價格上升與化解實體經濟融資難的目標矛盾。因此,近期全面降準的概率加大。
事實上,繼降息後,降準等傳統的貨幣政策工具再度出現在業內專傢的視野中,降準的呼聲也在不斷加大。
第一創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傢、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指出,目前過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瞭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當下將存準金率降至正常水平的條件逐漸成熟。
“逐步降低法定存準金率將是未來貨幣政策調整的中長期趨勢。”彭興韻指出,有序而緩慢地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正常化,可以進一步降低商業銀行的準備金成本或其負債成本,不僅會使市場利率、貸款利率中樞下行,而且也為下一步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新聞來源http://tj.house.sina.com.cn/news/2014-12-17/08115950774145817294276.shtml
留言列表